大数据“杀生”更须防范
北京的杀生白女士去年毕业后进入一家律所,因工作需要,大数她相中了某知名教育培训公司的据更一款号称专门针对职场白领的外教“一对一”英语口语在线课。该课程原价47880元,须防总课时420节(每次25分钟),杀生平均每节114元。大数客服人员电话告知白女士,据更一次性购买课包可以打对折,须防最后价格只需要23940元,杀生平均算下来,大数每节课仅57元,据更且可以分期支付。须防出于职业习惯,杀生白女士发现培训机构在电子格式合同中设置了两个重要条款:一是大数下单后超过30天不能退费,二是据更课程超过820天未学完就失效。(据6月16日《法治日报》报道)
大数据“杀熟”,早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大数据“杀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属于新鲜事物。
所谓大数据“杀生”,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对潜在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然后利用画像特征来诱导相应对象购买特定服务或商品。而这些服务、商品暗含许多消费陷阱,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倘若拿白女士的事例来审视,这种商业操作模式可谓层层布局,故意设计满满套路:一是公司设计优惠价格折扣与付款方式吸引消费者;二是课程设计高达数百次,需要长期间完成;三是设置不利于消费者的电子格式合同,且采取温水煮青蛙式,让非专业人士的消费者很难察觉。
显然,大数据“杀生”有别于大数据“杀熟”,不容易被识别,往往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让购买者受到“无痛伤害”。一些商家在利益驱动下,披着精准化、个性化的外衣,进行大数据“杀生”,从而让科技沦为网络平台赢利的工具,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也会降低电商用户忠诚度,损伤电商经济的肌体。
防范大数据“杀生”,实现数据向善,当务之急,必须规范网络预付款消费制度,商家在消费者付款前要明确告知退款、使用期限等重要合同条款;借鉴最近出台的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针对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生”出台严厉罚则,进而倒逼热衷大数据“杀生”的不良商家痛涤前非,不再大数据“杀生”。
当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外,还要督促企业诚信自律,唯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遏制算法变“算计”,从而科学、合理利用好大数据。
责任编辑:50
- [2025-09-18 09:02] 微言大义话安全丨遵守检修工艺 落实安全措施
- [2025-09-18 08:55] 辽宁沈阳: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体系服务市场主体
- [2025-09-18 08:53] 7月11日,和茂名龙眼一起来上海city一夏!
- [2025-09-18 08:27] 陕西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会召开
- [2025-09-18 08:17] 2024年12月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快报,包括工作市场和开工率
- [2025-09-18 08:03] 优化专利预审服务 促“秦创原”释放创新活力
- [2025-09-18 07:57] 广西来宾强化价格执法 稳物价保民生
- [2025-09-18 07:54]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与兰州新区管委会开启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
- [2025-09-18 07:47] 2024年12月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快报,包括工作市场和开工率
- [2025-09-18 07:42] 浙江普陀山:推进非标电动车淘汰置换工作
- [2025-09-18 07:30] 陕西汉中:多措并举深入推进“2022电商点亮”行动
- [2025-09-18 07:27] 广西南宁:开展房地产领域广告专项整治
- [2025-09-18 07:24] 共同开启发展新篇章 中联重科到访华能蒙东公司
- [2025-09-18 06:57] 让儿童远离缺陷产品伤害!吉林举办主题宣传日活动
- [2025-09-18 06:50] 浙江洞头:聚力“伴手礼” 擦亮城市品质名片
- [2025-09-18 06:34] 浙江洞头:聚力“伴手礼” 擦亮城市品质名片
- [2025-09-18 06:31] 硬核重工
- [2025-09-18 06:23] @2024届高校毕业生,请查收毕业季档案“攻略”!
- [2025-09-18 06:23] 陕西安康:“三个面向”深入开展“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
- [2025-09-18 06:23] 从化双壳槐枝产业守护人刘文银:十年换得槐枝香